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传统民间文化与新农村建设——以华北梨区庙会为例
作者:
岳永逸
出版日期:
2008年1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3181字
所属图书:
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01.267-283
李小云
赵旭东
叶敬忠
摘要:
本文以河北梨区庙会活动为例,参考学界关于梨区娘娘庙会、铁佛寺庙会、龙牌会等仪式的研究成果,解读了梨区庙会的主要仪式,分析了乡村庙会与时俱进的特点以及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文化保护
民间文化
作者简介:
岳永逸: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讲师。
相关报告
人文生态观念下的民间传统文化保护
人文区位中的民间文化——承德张湾考察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重建与本土文化保护研究绪论
川西地震史及调查村介绍
藏羌的主体认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汶川地震的社会影响
灾后重建过程中的政策分析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重建与本土文化保护研究结论与建议
贫困少数民族村落传统文化保护问卷
文章目录
·
引言 颓败的乡村
·
二“村各有庙,庙各有会”的梨区
乡民的策略 “庙”向“博物馆”的转化
(一)从龙棚到龙文化博物馆
(二)从“刘秀走国”到“刘秀走国汉文化博物馆”的努力
(三)佑民与护国 灵验传说的提升
·
民俗旅游的乌托邦 民间之神与官方之鬼的博弈
·
结语 传统之脐与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