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重建与本土文化保护研究结论与建议
作者:
黄承伟
赵旭东
出版日期:
2010年11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6581字
所属图书: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重建与本土文化保护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1.213-220
黄承伟
赵旭东
摘要:
边远贫困少数民族村落灾后恢复重建与发展进程中的本土文化保护对策研究与政策倡导项目,从启动到结束持续了近一年时间。课题组的成员两次前往灾区项目点进行实地调查,搜集了广泛而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又经过精心的学术理论梳理和地方志历史考察,才形成了最终的研究报告。本文对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果进行总结,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灾后重建
汶川地震
文化保护
社区变迁
作者简介:
黄承伟:
赵旭东: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相关报告
汶川地震的社会影响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重建与本土文化保护研究绪论
川西地震史及调查村介绍
灾后文化启动与保护:边远贫困少数民族村落灾后恢复重建与发展进程中的本土文化保护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救援与恢复重建效果评估报告执行摘要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试点监测评价终期调查报告
灾后重建中自组织的故事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的“法律扶贫”
德国的职业培训及其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启示
NGO介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概况调查——基于社会工作视角
文章目录
·
研究思路 路径与CPS模型
·
研究发现 汶川地震前后的藏羌社会
·
人类学视角 传统社会转型与变迁
·
政策建议 在发展与保护之间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