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学习处境不利学生日常抵抗行为的意义解读——基于抵制力理论的探讨

作者:
景雪
出版日期:
2013年10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0321字
所属图书:
抗逆力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处于社会转型阶段,无论在学校还是其他社会结构中,“利益主体的发育是相当不均衡的,强势过强,弱势过弱,往往呈一边倒之势”。要建立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利益主体体系,任何一个参与其中的主体都需要有权利与义务平等的话语权。“认清转型社会存在这样的一个现实逻辑:失衡——博弈——妥协,建立不同的利益主体自由表达机制,才有可能实现改革的公平与效率,才有可能实现从社会抗拒到社会和谐的转变。”
关键词:

社会转型学习困难抵抗行为抵制力理论自由表达

作者简介:

景雪:

文章目录
·抵制力(Resistance)理论概述
日常抵抗行为存在的原因
  • 1.权力不对等的产物
  • 2.安全第一,理性“计算”的需要
  • 3.无声者的必要表达
日常抵抗行为的意义解读
  • 1.学习处境不利学生通过日常抵抗“瓦解”权威
  • 2.日常抵抗行为折射出学习处境不利学生的关系困境
  • 3.日常抵抗行为表达了学习处境不利学生的隐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