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我国贫困治理的特征、内容与意义(2010~2020)

作者:
向德平 华汛子
出版日期:
2018年6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9709字
所属图书:
当代社会政策研究(十三)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贫困治理在凝聚多元主体、整合多方资源、协同多种机制、缓解多维贫困、激发内生动力、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的贫困治理以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根本动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多主体参与的贫困治理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科学扶贫、社会扶贫、内源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减贫方式,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

关键词:

共建共享多元主体贫困治理可持续脱贫

作者简介:

向德平:博士,二级教授,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减贫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50余项,出版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2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华汛子: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社会政策。

文章目录
·贫困治理的缘起
·贫困治理的内涵
·贫困治理的主要内容
·贫困治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