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农经济

作者:
杨华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21635字
所属图书:
华中村治研究(2018年第1期,总第4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讨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农经济。首先,本文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农经济的概念,并解释了小农经济在中国没有灭亡的原因。其次,本文讨论了小农经济的基础、结构、功能,并结合当前中国的历史社会条件,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农经济的出路。最后,本文在这些讨论的基础上,又讨论和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农经济的方法论。
关键词:

经济结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制度小农经济

作者简介:

杨华:杨华,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村阶层分化与农业治理。

文章目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农经济的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农经济的基础
  • (一)集体土地所有制与家庭承包责任制
  • (二)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
  • (三)新型农村家庭结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农经济的结构
  • (一)经营形式:“统分结合,双层经营”
  • (二)分工模式:“半工半耕”结构
  • (三)农业类型:“老人农业”与“家庭农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农经济的功能
  • (一)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
  • (二)发挥生产资料、社会保障与粮食安全功能
  • (三)具有“蓄水池”与“稳定期”功能
  • (四)保障大部分农民家庭分享农业增加值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农经济的出路
  • (一)建立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和社会服务化体系,推动农民的互助合作,为小农经济提供组织保障
  • (二)鼓励农村土地自发流转与中等规模“家庭农场”经营
  • (三)警惕地方政府推动大规模土地流转与资本下乡经营农业
余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农经济研究的方法论
  • (一)唯物论
  • (二)整体论
  • (三)系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