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特大城市的中等收入群体——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例

作者:
张海东 姚烨琳
出版日期:
2018年4月
报告页数:
40页
报告字数:
30783字
所属图书:
中国和俄罗斯的中等收入群体:影响和趋势
摘要:
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人均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迅速崛起。众所周知,北京、上海、广州是中国经济、社会、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最具备形成中等收入群体土壤的地区。这三个地方的中等收入群体最具有典型性,对他们的研究能够揭示中国其他地方中等收入群体的动向。本研究将依据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特大城市开展的调查,聚焦中等收入群体的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国特大城市中等收入群体

作者简介:

张海东:哲学博士、社会学博士,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从事社会发展与社会质量研究、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问题研究。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质量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等,在社会发展与社会质量、社会不平等问题领域发表论文、出版著作(译著)20余篇/部。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社会质量研究:理论、方法与经验》(2011)、《上海社会质量研究(2010~2013)》(2016)等。发表的论文包括《城市居民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态度研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社会质量研究及其新进展》(《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城市居民疏离感问题研究——以2010年上海调查为例》(《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4期)等。

姚烨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城市化与新移民、社会分层与流动;主要研究成果:《市场化与市场能力:中国中产阶层的生成机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论文,合著)、《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与橄榄型社会的形成——以北上广特大城市为例》(论文,合著)。

文章目录
·中国特大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研究
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规模推定及构成性特征
  • (一)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
  • (二)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推定
  • (三)中等收入群体的构成性特征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群体特征
  • (一)家庭经济状况
  • (二)工作状况和社会保障
  • (三)生活方式
  • (四)阶层认同
  • (五)社会态度
  • (六)社会参与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