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北京市通州区(副中心)基础教育调查分析报告

作者:
李晓壮 王京华
出版日期:
2020年9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0434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19~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基于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及调研数据,本报告围绕通州区学前教育、小学、中学(初中、高中)等基础教育领域的状况进行调研分析。研究发现:随着通州区的功能定位向城市副中心跃升,基础教育领域投入逐年加大,教育基础设施逐渐改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还存在学位不足与布局失衡并存的矛盾、基础设施区域紧缺与资源有余并存的矛盾、教师资源“总体性超编”与“结构性缺编”并存的矛盾。为此,应采取积极的“内升外引”战略,按照分级分类原则,有序推进通州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建立与城市副中心相匹配的基础教育体系。

关键词:

北京市基础教育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李晓壮:博士,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社会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结构、社区研究、流动人口。主要著作:《迈向均衡型社会——2020北京社会结构趋势研究》(专著)、《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基于成都市的实例考察》(专著)、《延庆调查——县域社会建设考察报告》(合著)。主持课题:“阶层分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首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研究”(北京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共同富裕路径研究”(智库重大课题)等20多项。主要论文:《城市治理体系初探——基于北京S区城市管理模式的考察》《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创新研究——基于北京市中关村街道东升园社区的调查》《社区治理现代化的中国逻辑及实现路径研究》等50多篇,荣获第十七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第十四届优秀调研成果优秀奖、第十五届二等奖,第二届费孝通田野调查优秀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京华:王京华,通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科干部。

文章目录
北京通州区(副中心)基础教育发展现状
  • (一)学前教育基本状况
  • (二)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基本状况
通州区(副中心)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结构性问题
  • (一)学位数量总体不足与布局不均并存的矛盾
  • (二)基础设施区域紧缺与资源有余并存的矛盾
  • (三)教师资源“总体性超编”与“结构性缺编”并存的矛盾
推进通州区(副中心)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深挖存量,转化一批、回收一批、改扩建一批,扩大学位供给规模
  • (二)聚集增量,补齐教育基础设施短板,统筹全域基础教育资源
  • (三)建立“区管校用”的教师流动机制,加快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