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家父之爱
作者: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
报告页数:
29页
报告字数:
25110字
所属图书:
反思慈善改革:慈善的政治属性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5.40-68
褚蓥
摘要:
我们为什么要发展慈善事业?是为了实现幸福,即为了实现个人和全社会的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过幸福的生活,但现实社会又经常是不完美的,所以我们才要发展慈善事业,消除这些不幸,实现共同幸福。
关键词: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引论: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社会?
家人之爱
本卷结论:欧化的中国?
反思官办慈善组织改革
反思民办慈善组织改革
本卷结论:临场之父
反思民间慈善
本卷结论:平衡的两端
情感与理性
互适的毁坏
文章目录
第一节 被遗忘的慈善价值
第一个疑惑
公共利益
尴尬的“公共利益”
家人福利
结论与建议
第二节 庸俗的功利慈善
第二个疑惑
庸俗的“公共利益”
价值教育型组织
中国的慈善文化
中国的价值教育型组织
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