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IT与新社会秩序的形成

作者:
(韩)金文朝 (韩)金钟吉 柳京子 张海东 芮东根
出版日期:
2018年11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3189字
所属图书:
数字技术与新社会秩序的形成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章首先从科学技术社会论(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STS)(以技术体系与社会体系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观点出发,探析随着IT的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的现代社会趋势与其内在特点;之后,打破以往单一的思维模式,采用立体思维模式,探究新技术变化引发的未来社会形态。
关键词:

信息革命技术发展新社会秩序

作者简介:

(韩)金文朝:现任韩国江原国立大学首席教授。1982 年毕业于 美国乔治亚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主攻现代社 会学理论、科技社会学等。1982~2015 年,在韩国高 丽大学社会学系任教。曾任韩国社会学会会长。代表 著作有《科学技术与韩国社会的未来》、《韩国社会 的两极化》和《融和文明论》等。

(韩)金钟吉:韩国德成女子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93 年毕业于 德国哥廷根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主攻信息社 会学、现代社会学理论等。主要社会职务有韩国研究 财团专任委员、韩国学术刊物《社会与理论》编辑委 员长。代表著作有《网络权力解析》和《信息革命、生活革命、意识革命》等。

柳京子:

张海东:哲学博士、社会学博士,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从事社会发展与社会质量研究、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问题研究。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质量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等,在社会发展与社会质量、社会不平等问题领域发表论文、出版著作(译著)20余篇/部。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社会质量研究:理论、方法与经验》(2011)、《上海社会质量研究(2010~2013)》(2016)等。发表的论文包括《城市居民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态度研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社会质量研究及其新进展》(《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城市居民疏离感问题研究——以2010年上海调查为例》(《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4期)等。

芮东根:

文章目录
·技术发展与社会变化
·信息革命
IT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 1.结构领域: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
  • 2.制度领域:弹性社会(Flexible Society)
  • 3.文化领域:虚拟社会(Cyber Society)
  • 4.意识领域:内在导向社会(Self-Directed Society)
异质社会的出现
  • 1.IT与社会秩序基础变化形态
  • 2.新社会秩序的出现
技术社会的未来展望
  • 1.技术与社会的辩证法
  • 2.后续变化
结语
  • 1.含义
  • 2.弊端
  • 3.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