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高校人才培养技术层的理解转向与实践逻辑

作者:
王秀丽
出版日期:
2020年11月
报告页数:
37页
报告字数:
30631字
所属图书:
“定制式”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依据帕森斯、汤普森的定义,组织为完成工作而做的安排(包括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的技能)成为组织的核心技术。与一般组织不同的是,学校组织往往被认为是缺乏广泛接受和认可的工作技术。既往谈到的技术体系的变革,都会指向课堂,课堂作为展示技术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教什么、怎么教的技术和社会化过程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

关键词:

文化资本经济资本试点班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

王秀丽:王秀丽 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现供职于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主要从事食物消费模式、食物营养知识科普与消费引导等领域的研究。

文章目录
技术层的实践
  • (一)正式结构场域
  • (二)行动结构场域
  • (三)决策权限
试点班培养方案实施实践
  • (一)教师的专业价值理念
  • (二)教学的惯性与对变革的化解
  • (三)领导对改革的体认
不同类型资本在实践中的转换
  • (一)教师的转变:文化资本换取经济资本
  • (二)专家:经济资本交换文化资本
  • (三)试点班的实践转向
·本章小结:高校场域中教师专业价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