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影响评价个案之二——嵌入与反应的均衡

作者:
史玲玲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字数:
28737字
所属图书:
社会影响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经济学关于计划和项目的得失在理论上的分析和争论,最终还是在强调公平的补偿原则,不论是直接的经济补偿,还是间接的补偿。同时,在补偿之外,项目方也在实践中尝试进行进一步的投资来促进地方的社会发展水平。计划和项目能够执行什么样的补偿原则,不仅是资金的问题,还涉及很明确的利益关系问题,具体涉及补偿标准的制定以及进一步的投资,而且由于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很难实现计划中的补偿标准。在经济学之外,其他学科特别是社会学能够进行怎样的反思和批判?社会学关注由于计划和项目带来的原有社区的社会关系、社会组织、情感等的变化和发展,以及项目可能带来的贫困、不平等,甚至更为严重的后果。这些损失并不能成为否决或者反对计划或项目执行的原因,比如一条公路的建设虽然会带来总体的效益,但负面的社会影响总是存在。社会学或者相关的学科应该关注更为实质性的问题,这样才能影响项目和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才能进一步减少负面的影响。社会学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切入点应该是什么?在上一章中我们已经讨论了项目执行和持续的理论框架,现在通过一个案例对问题进行一定的解释和说明。

关键词:

社会影响评价个案反应均衡

作者简介:

史玲玲: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讲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社会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影响评价、城市社区、城市民俗研究。

文章目录
·项目背景资料
嵌入—反应过程分析
  • 6.2.1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改变
  • 6.2.2 确定补偿金的合理标准
  • 6.2.3 补偿和安置的讨论
  • 6.2.4 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和影响
·讨论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