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街道办事处的基层再造:以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街道为例

作者:
刘国翰 孙颖
出版日期:
2015年6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0900字
所属图书:
社会建设研究(第二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当前,街道办事处的体制和功能都处在一个可塑性很强的调整阶段。街道办事处的基层再造,是指在现有的“市—区—街道办事处—社区”体制之下,通过改变街道办事处的职能配置和运作方式,达到提高行政效率,完善基层治理功能的目的。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街道的基层再造具有三方面的特点。首先是行政组织的团队化。街道办事处内部建成一种既有科层制属性又能灵活调整的团队化组织。其次是治理机制平台化。凯旋街道通过建立公共服务、信息交流、纠纷调解等三大治理平台,使街道办事处能够以较小的人力和财政开支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获得更好的治理效果。最后是系统性治理。凯旋街道在推行基层再造的过程中,非常成功地运用了系统性治理思维,使得基层再造的结果不仅易于为各利益相关方所接受,而且能够形成整体效应,让创新的趋势不可逆转。

关键词:

基层治理街道办事处基层再造凯旋街道

作者简介:

刘国翰:湖北省天门市人,博士,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副教授。200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获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社会工程研究科,获社会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社会组织、社会治理、公共政策分析、非营利组织发展与管理、地方治理创新、结构化多人博弈等。著作有:《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增量共治的杭州实践》,在《开放时代》《南京社会科学》《科学·经济·社会》《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Sociological Theory and Methods》等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孙颖:杭州市发展研究中心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处处长,杭州发展研究会副会长(邮政编码 310026)。

文章目录
·基层治理的困境与机遇
·基层再造的路径比较
基层再造的凯旋模式
  • (一)行政组织团队化
  • (二)治理机制平台化
  • (三)系统性治理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