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巴比慈善晚宴”挑战中国富人慈善理性

作者:
徐永光
出版日期:
2011年4月
报告页数:
6页
报告字数:
4640字
所属图书: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10年9月,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在中国举行被媒体称之为“巴比慈善晚宴”的冷餐会,其引发的媒体关注,是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最密集的一次。争论的焦点包括,中国富人学美国富人捐财产的时机是否成熟?他们应该先做慈善家还是先做企业家?陈光标承诺死后裸捐财产的“慈善秀”产生了什么效果?中国现行法律制度对于富人慈善的发展还有哪些改善空间?“巴比慈善晚宴”让中国慈善界,尤其是富人接受了一次关于慈善理性的强刺激。中国富人已经开始理性思考和实践合乎中国国情和文化的现代慈善模式,包括把家族基金会作为私人财富的最好归宿。

关键词:

巴比晚宴富人慈善裸捐家庭基金会

作者简介:

徐永光:法学硕士,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名誉理事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曾任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并创建希望工程,2015年5月被聘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联合国可持续金融顾问委员会委员,老龄社会30人论坛2021年轮值主席。主编《第三部门研究丛书》,著有《公益向右 商业向左:社会企业与社会影响力投资》。1989年,徐永光在任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时创建希望工程。2007年,徐永光转任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开始打造自己的第二个希望工程——旨在改善农民工子女成长环境的新公民计划。

文章目录
·“劝捐”还是交流,一波三折
·正确解读“巴比”中国慈善行的用心
·家族基金会——私人财富的最好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