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组织在应急响应中的功能与角色——基于芦山地震的实证研究

作者:
张晓苏 张海波
出版日期:
2015年6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5487字
所属图书: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第一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突发的极端自然灾害带来巨大的应急需求,超出政府应急供给能力。如何有效地将市场资源、社会资源纳入灾害治理网络是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虽然信息的流动性会促使社会组织以自组织形式主动参与应急管理网络,但该类组织为网络带来资源的同时也会增加网络协调的难度,因此,研究社会组织的参与形态,明确该类组织的网络定位,有助于推动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的良好互动,从而改善复杂适应系统中应急体系的适应能力。本文以2013年芦山地震为研究对象,揭示社会组织在应急响应过程中的功能特征,分析该类组织在应急管理网络中的角色定位,从而探讨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现状。

关键词:

社会组织社会网络分析应急响应复杂适应系统

作者简介:

张晓苏: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风险与危机管理。

张海波:男,1978年生,管理学博士。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苏省社会风险管理研究基地研究员,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驻院学者,清华大学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兼职研究人员。1997年进入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学习,2001年获南京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法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应急管理、社会管理、社会保障、跨学科研究方法,风险与危机管理等。已出版著作多部,有《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中国转型期公共危机治理》《公共安全管理:整合与重构》《灾害与公共管理》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有《应急响应中的突生组织网络——鲁甸地震案例研究》《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安全治理与应急管理》《全面改革窗口期的信访制度改革》等。

文章目录
·引言
研究设计
  • (一)理论依据
  • (二)复杂适应系统中的社会组织
  • (三)数据搜集
研究发现
  • (一)社会组织在应急响应过程中的功能特征
  • (二)社会组织在应急管理网络中的角色定位
·结束语
·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