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童星
机构: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个人简介:男,1948年8月出生于江苏南京。现任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社会风险研究基地主任。兼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社会学会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理事、江苏现代民政研究院院长、江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社区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城市应急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并担任南京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社会改革与对策等。专著或主编著作有《社会转型与社会保障》(2007年)、《交往、适应与融合》(2010年)、《中国农村社会保障》(2011年)、《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2012年)、《创新社会管理》(2012年)等10余本。主编或参与编写教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997年、2002年、2007年、2011年)、《社会保障与管理》(2002年)、《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2003年)、《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2008年)等近20本,主编《公共管理高层论坛》(每年两辑);发表重要中文期刊论文近300篇。
  • 交往、适应与融合
    马西恒王毅杰严新明张海波 童星 出版时间: 2010年06月
    本书以南京市郊区和上海市区为研究样本,按照“社会交往一社会适应一社区融合”的思路,对流动进城农民和郊区失地农民两大群体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他们进入城市社会后各自的社会网络资本特征,分析他们对于城市社会的适应状况,探究他们与城市社区的融合程度及其前景,并针对他们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提出了构建相关社会政策和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第四辑)
    张海波 童星 主编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在今天的全球风险社会和中国高风险社会中,风险、灾害、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已无须多言。如果说风险社会意味着一个时代性的转变,那么人类如何与风险、灾害、危机共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紧迫的研究主题。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风险、灾害、危机的跨学科研究,至今已有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又相继经历了南方雪灾(2008)、汶川地震(2008)、玉树地震(2010)、舟曲泥石流(2011)、温州动车事故(2011)、芦山地震(2013)、鲁甸地震(2014)等重大突发事件,在灾难中前行。在这十年中,伴随着管理实践的进步,我们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理论引介到跨学科理论框架建构,再到规范的实证研究与积极的政策建言,在探索中发展。目前,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已经是江苏省和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设有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形成了稳定的研究队伍,承接了一批国家重大、重点研究项目,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推动风险灾害危机的跨学科研究奠定了基础。
  • 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
    张海波 童星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本书研究内容系2006年底经过全套的招投标程序和激烈的竞争,被选中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任务。四年来,全课题组研究人员恪尽职守、通力合作,与深圳市宝安区应急办、江苏省交通厅公路局、南京市××区政法委等密切合作进行调研,先后组织召开了“风险、危机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灾害与公共管理”两岸三校人文社会科学论坛、“中国社会学会年会灾害社会学分论坛”等大型学术会议,公开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交了一批研究报告和决策咨询报告,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办提交了最终结项报告,现已通过结项鉴定。从而圆满完成了重大项目的研究任务。
  •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第一辑)
    张海波 童星 主编 出版时间: 2015年06月
    在今天的全球风险社会和中国高风险社会中,风险、灾害、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已无须多言。如果说风险社会意味着一个时代性的转变,那么人类如何与风险、灾害、危机共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紧迫的研究主题。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风险、灾害、危机的跨学科研究,至今已有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相继经历了南方雪灾(2008)、汶川地震(2008)、玉树地震(2010)、舟曲泥石流(2010)、温州动车事故(2011)、芦山地震(2013)、鲁甸地震(2014)等重大突发事件,在灾难中前行。在这十年中,伴随着管理实践的进步,我们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理论引介到跨学科理论框架建构,再到规范的实证研究与积极的政策建言,在探索中发展。目前,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已经是江苏省和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设有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唐仲英项目平台,形成了稳定的研究队伍,承接了一批国家重大、重点研究项目,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推动风险灾害危机的跨学科研究奠定了基础。
  •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第三辑)
    张海波 童星 主编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在今天的全球风险社会和中国高风险社会中,风险、灾害、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已无须多言。如果说风险社会意味着一个时代性的转变,那么人类如何与风险、灾害、危机共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紧迫的研究主题。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风险、灾害、危机的跨学科研究,至今已有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相继经历了南方雪灾(2008)、汶川地震(2008)、玉树地震(2010)、舟曲泥石流(2010)、温州动车事故(2011)、芦山地震(2013)、鲁甸地震(2014)等重大突发事件,在灾难中前行。在这十年中,伴随着管理实践的进步,我们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理论引介到跨学科理论框架建构,再到规范的实证研究与积极的政策建言,在探索中发展。目前,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已经是江苏省和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设有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唐仲英项目平台,形成了稳定的研究队伍,承接了一批国家重大、重点研究项目,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推动风险灾害危机的跨学科研究奠定了基础。
  • 现代家庭养老功能分析
    出版时间: 2000年01月
    当今社会在进行着财富创造与积累的同时,也正在进行着另一种形式的积累,这就是老年人口的积累。在200多年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由于人口出生模式的变化以及科技推动下的医疗,保健手段的进步,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不断提高,白发浪潮汹涌而至。能否为解决老年人的供养问题寻找一条合适的途径,不仅关系到老人们是否能够实现“老有所养”的愿望,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后代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
  • 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本文首先阐述本书的选题背景及文献综述,提出灾害应急管理研究的必要性;其次系统阐述风险社会理论与中国社会风险现状,明确其研究意义;最后综述了社会预警与应急管理研究。
    关键词:
  • 风险灾害危机综合分析框架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本文首先阐述风险灾害危机综合分析的新分析框架建构动因;其次系统阐述新分析框架的学科溯源以及内在逻辑,明确其研究意义;最后提出基于新分析框架的整合研究。
    关键词:
  • 风险灾害危机综合分析框架的运用——以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为例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本文首先阐述作为特殊公共危机的群体性事件的概念,提出特殊公共危机的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必要性;其次系统阐述无组织群体性事件演进的动态模型,以及风险场域的运作逻辑,明确其研究意义;最后提出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理念。
    关键词:
  • 群体性事件:基层社会矛盾生成与演化的逻辑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本文首先阐述基于社会矛盾的群体性事件的概念与内涵;其次系统阐述我国社会矛盾的总体特征与发展趋势,明确其研究意义;最后概述了“有组织—有直接利益诉求”、“无组织—无直接利益诉求”群体性事件的生成与演化,以及“有组织—有直接利益诉求”向“无组织—无直接利益诉求”群体性事件的转化。
    关键词:
  • 感知、放大与沟通:食品安全风险的案例研究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本文首先阐述本书的选题背景及依据,提出食品安全风险研究的必要性;其次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明确其研究意义;最后提出本文政策建议,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风险沟通机制。
    关键词:
  • 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运行机理、绩效约束与管理优化——以公路交通应急预案体系为例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本研究是一项对同一政策问题的追踪性实证研究。交通管理系统是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一个重要参与部门,是体现我国“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中“分类管理”原则的一个重要分管部门。因此,对国家交通管理系统应急预案体系的研究具有典型性,可以“管中窥豹”、“一叶知秋”,揭示我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应急预案体系的管理优化具有很强的政策参考价值。
    关键词:
  • 地方政府应急能力评估的政策框架——基于深圳市应急能力评估政策实践的研究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本课题组自2008年12月起,先后与深圳市应急指挥中心、深圳市福田区应急指挥中心、深圳市宝安区应急指挥中心开展合作,推动应急能力评估工作,健全应急管理政策体系。深圳市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流动人口庞大,社会矛盾突出,各类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也正因为如此,深圳市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十分重视,在20世纪90年代就成立了应急指挥中心,是我国最早开展专业应急管理的地方政府之一。国家启动“一案三制”应急管理政策体系建设以后,深圳市对应急管理工作更为重视,其“一案三制”建设也走在全国前列。2009年,深圳市推行大部制改革,在市级政府层面,将应急指挥中心、安监局、人防办三家机构合并,成立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核定编制为150人,成为全国同级政府中人员编制最多的应急管理机构。因此,对深圳市应急能力评估实践的研究具有前瞻性,对地方政府(尤其是大城市)提升应急能力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关键词:
  • 应急、减灾、维稳必须立足长期作战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尽管我们在前面的“理论创新”篇和“实证研究”篇中都已就“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提出过一些政策建议,但距离该攻关招标课题应当服务于国家战略、加强应用对策研究的要求而言,前面的论述毕竟重点还是放在了理论创新和实证研究方面,没有专门探讨政策对策建议。所以在本篇中,我们将集中精力就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危机管理领域的理念、体制、机制、法制以及一系列政策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首先是在理念方面,必须树立应急、减灾、维稳长期作战的思想。
    关键词:
  •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本文首先阐述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启示与借鉴;其次系统阐述应急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突破方向,以及进一步完善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议;最后提出下一阶段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的两个重要载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