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农转工研究总结与讨论

作者:
张汝立
出版日期:
2006年1月
报告页数:
36页
报告字数:
20043字
所属图书:
农转工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农转工人员进城存在一整套体制性吸纳的程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转工人员进城行为是主动的,其特征为主动边缘化;在体制转型中,农转工人员的进城行为由主动逐渐转变为被动或消极抵触,其特征为被动边缘化;体制改革本身所产生的体制性排斥力量使得农转工人员呈再边缘化的特征;农转工人员的个人资本影响其再边缘化的程度;农转工人员的再边缘化不仅对个人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也对社会秩序产生很大的冲击。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再边缘化理论。讨论部分主要包括对边缘化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的再认识、农转工安置政策的变化与成效、农转工与农转居、农民工这三种进城方式的比较以及消除或缓解农转工人员再边缘化的途径。
关键词:

安置政策社会排斥理论再边缘化

作者简介:

张汝立: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法学博士。研究方向: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城市化与社区发展。先后主持的各类课题主要包括:“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实践中的政社关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建设征地和拆迁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调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规划项目)。出版的主要著作:《农转工——失地农民的劳动与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外国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2月)、《中国城市贫弱群体政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9月)、《延伸地带——昌五社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7月)。发表的主要论文:《社区开发与移民过程——对昌五社区的个案考察》(《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新时期城镇失业群体的就业支持政策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8期)、《从保护到支持——中国弱势群体政策的转型及其特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中国城市深化改革中农民工政策的转型及其特征》(《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第1期)。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总结
  • 主要的研究结论
  • 再边缘化理论
第二节 讨论
  • 对边缘化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的再认识
  • 农转工安置政策的变化与成效
  • 农转工与其他几种农民进城方式的比较
  • 消除或缓解农转工人员再边缘化问题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