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婚恋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作者:
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
出版日期:
2012年10月
报告页数:
79页
报告字数:
61600字
所属图书:
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婚恋生活状况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在城市的生存发展状况、婚姻恋爱生活、社会适应程度等方面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现归纳如下。

关键词:

中国调查报告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婚恋生活状况

作者简介:

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

文章目录
·调查背景
受访者基本资料
  • (一)性别
  • (二)年龄
  • (三)民族
  • (四)学历
  • (五)婚姻状况
  • (六)户籍所在地
  • (七)目前居住状况
  • (八)进城务工前的职业
  • (九)现在从事的工作性质
  • (十)同在一个城市务工的亲友状况
调查数据(一) 务工经历
  • (一)进城务工的原因 近半数首选“有利于个人发展”
  • (二)初次外出务工年龄和进城务工时间
  • (三)城市间的流动和工作单位的变换
  • (四)受聘形式和劳动合同签约率
  • (五)经济收入状况
  • (六)变换工作/单位原因,“工资比较低”排在首位
调查数据(二) 个人发展意向
  • (一)务工最大收获 见世面、学技术、改善生活
  • (二)职业发展意向 创业或提高职业档次
  • (三)希望的定居/安家地点 57.0%拟在城市定居
  • (四)职业身份的自我认知 最能接受的职业身份称呼是“外来工”和“职工”,不愿被称为“进城务工者”
  • (五)社会身份的自我认知 多数认可“流动人口”和“新市民”
  • (六)务工期间的心态 87.9%的情绪平和,心情愉快
  • (七)展望未来生活 六成多持乐观态度
调查数据(三) 城市生活适应程度
  • (一)对务工城市的总体印象 “一般”和“较好”
  • (二)在务工城市的交友圈 同事、同乡和城里人
  • (三)最不能接受的城里人行为 “看不起进城务工者”
  • (四)对城市社会适应度 多数处于“中等”水平和“较低”水平
调查数据(四) 婚姻恋爱观念
  • (一)择偶条件 “人品好”和“孝顺长辈”为先
  • (二)进城务工者找对象难,工资低的大龄男找对象最难
  • (三)大龄未婚进城务工者承受心理、生理和外界多重压力
  • (四)2/3不赞同未婚同居
  • (五)近3/4“不赞同”婚外性行为
  • (六)对长期两地分居的看法难分伯仲
  • (七)近半数人不忌讳大龄选择单身
  • (八)过半数的对恋爱持认真态度
  • (九)约半数对“奉子成婚”予以包容
调查数据(五) 婚姻/恋爱状况
  • (一)四成多靠业缘结识,婚姻/恋爱渠道更宽
  • (二)城乡互通,近1/4的人的对象/配偶户籍为城镇户口
  • (三)对象/配偶的学历 53.3%为高中及以上
  • (四)对象/配偶的行业
  • (五)对象/配偶的职业
  • (六)与对象/配偶一起生活的状况 同城一起生活的达55.8%
  • (七)未婚者与自己的对象
  • (八)已婚者家庭生活
  • (九)3/4的人评价家庭生活的和谐程度是“很好”与“较好”
  • (十)业余生活内容 看电视/听音乐、上网或玩电脑是最广泛的爱好
  • (十一)遇到困难时的主要求助对象 更多选择朋友、亲属和老乡
调查数据(六) 社会期盼
  • (一)希望政府为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做什么?
  • (二)希望社会为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做什么?
  • (三)希望企业/单位为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做些什么?
调查发现与思考
  • (一)新生代进城务工者进城目的不再是单一的“挣钱养家”,寻求个人发展、学技术、见世面是他们的多元追求
  • (二)在城里安家、做城市人是新生代进城务工者的发展目标,举家进城务工已显趋势
  • (三)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在务工城市的社会适应度为“中等”、“较低”水平,完全融入的道路还很漫长
  • (四)新生代进城务工者的婚恋观念和行为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拐点,恪守基本的道德与有限度的包容开放集于一身
  • (五)在新生代进城务工者中,未婚者和女性倾向经由婚姻途径向上流动,而已婚家庭则面临房子、孩子教育、社会保障、收入低诸多困难
  • (六)新生代女进城务工者在婚姻家庭建设和城市融入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她们的特殊利益需要关注
对策建议
  • (一)为改善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城市生活状况,维护其生存发展基本权益,需要加快制度创新和改革步伐
  • (二)适应新生代进城务工者未来发展需要,加强职业技术培训
  • (三)缩小新生代进城务工者与市民的社会距离和心理差距,促进新生代进城务工者的城市社会融入
  • (四)关心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婚姻恋爱大事,帮助他们建立和谐幸福家庭
  • (五)关注新生代女进城务工者特殊利益,促进男女两性平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