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小亲族行为及其与农村矛盾演进的内在逻辑——基于豫北西部L村群体性事件的启示
作者:
吴春梅
刘晓杰
出版日期:
2010年9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8138字
所属图书:
社区民主与社会和谐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09.325-335
李腊生
李金红
摘要:
我们以农民行动单位为小亲族主导型的豫北西部L村为研究对象,呈现小亲族农民行动单位在村庄群体性事件中作用的同时,力图勾勒出小亲族行为与农村矛盾演进间的关联形态,为农村矛盾的化解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黄淮海农村区域大多属于小亲族主导型的村庄,而我们又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村落以及典型群体事件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使豫北西部L村的个案研究具有推广到区域研究的可能。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内在逻辑
小亲族行为
农村矛盾
理性化
作者简介:
吴春梅: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刘晓杰: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扶贫先扶志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甘肃省农村精准扶贫的成效评价:基于一个贫困村的深度调查与研究
公众环境行为的内在逻辑
生态移民后:国家与乡村社会的新秩序
近期中国农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一个社会学的视角
前屯改制的动机与结果
变迁中的李村社会
实效利他主义及其挑战——评《行最大的善:实效利他主义改变我们的生活》
政策激励型表达: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类型
选择性攻击视角下群体性事件干预的方法论探析
文章目录
个案村及其小亲族现状
(一)个案村概况
(二)小亲族构成及其现状
L村近年来由小亲族行为所引发的典型群体性事件
(一)L村村长选举风波
(二)群体性上访
(三)村落间的群体斗殴
小亲族行为与农村矛盾演进的理论分析
(一)小亲族不当行为会激化农村矛盾
(二)农村矛盾化解会推动小亲族行为的逐步理性化
(三)小亲族行为的优化有利于缓解农村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