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老年人互联网生活调查报告

作者:
朱迪 高文珺 朱妍桥
出版日期:
2018年1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字数:
17043字
所属图书:
201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接入互联网并构建了独特的互联网文化。本报告通过典型现象描述老年人的互联网生活,包括互联网相关硬件与功能使用、互联网支付、互联网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鸡汤养生文偏好以及互联网受骗。数据来自八个城市的调查数据和多个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研究显示,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能力和参与程度受到已有的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但是,老年人对互联网的态度、认知和理解也在其互联网生活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老年人对互联网的认同以及开放、自信和不断学习的态度有助于增强其互联网行动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政府、社区和家庭应当加强干预与合作,多方面提高老年人的网络素养,将互联网与新科技切实用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互联网老年人行动能力互联网愿景网络安全素养

作者简介:

朱迪: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消费与文化社会学研究室主任(主持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消费社会学、青年与青少年、社会分层、新业态与新经济以及互联网与社会。主要研究成果:《“宏观结构”的隐身与重塑:一个消费分析框架》(论文)、《市场竞争、集体消费与环境质量——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混合研究方法的方法论、研究策略及应用——以消费模式研究为例》(论文)、《新中产与新消费——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阶层结构转型与生活方式变迁》(专著)、《骑手的世界:对新职业群体的社会调查》(合著)、《品味与物质欲望:当代中产阶层的消费模式》(专著)。

高文珺:汉族,1983年4月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心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副研究员,南开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出站博士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青少年发展。出版专著《社会共识的形成》《中老年社会心态和互联网生活》《网络直播:参与式文化与体验经济的媒介新景观》,在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心理科学》《中国青年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朱妍桥:腾讯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章目录
互联网相关硬件和功能使用
  • (一)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速度和存储空间有要求
  • (二)老年人的互联网体验更加全方位
  • (三)老年人点击最多的资讯:心灵鸡汤、幽默段子和时事新闻
  • (四)老年人最爱心理咨询相关的音频节目
互联网支付
  • (一)半数老年人使用手机支付
  • (二)安全感知和易操作性是推动老年人使用手机支付的关键因素
·互联网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
鸡汤养生文偏好
  • (一)养生保健是老年人最喜欢浏览的微信文章
  • (二)焦虑生老病死的老年人更依赖心灵鸡汤
互联网受骗
  • (一)老年人比较相信官方媒体和政府机构发布的信息
  • (二)中等收入、有经济自主性的老年人受骗比例更高
  • (三)提高信息甄别能力对于提升老年人的网络安全素养尤其重要
互联网行动能力与愿景
  • (一)“科技恐惧症”影响老年人的互联网行动能力
  • (二)老年人对互联网的认同和自信有助于提升行动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