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郑州市社区首诊制度实施报告

作者:
徐京波
出版日期:
2017年4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2159字
所属图书:
社区首诊与健康中国分析报告(2017)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从2001年起,郑州市就已经逐步建立分级转诊和双向转诊制度,鼓励引导居民到基层首诊,随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目前,郑州市社区首诊政策体系比较完善,实施范围较广,涵盖人群数量庞大。截至2016年,全市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1所、服务站167所,覆盖850万人口。而且提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片医责任制”和“区域医疗联合体”。“片医”对辖区内居民进行健康管理,签订《家庭医疗保健协议》,实施一对一的契约化服务。“区域医疗联合体”有利于医疗卫生资源有效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但是在政策执行中也存在社区卫生机构信任危机、转诊缺乏规范、“片医责任制”和“区域医疗联合体”执行障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构建社区医院信任机制、规范双向转诊渠道、实现“片医责任制”的优化路径、构建区域联合体整合机制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

郑州市片医责任制区域医疗联合体

作者简介:

徐京波:博士,郑州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校特聘教授,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治理、农村社会治理。

文章目录
·郑州市社区首诊实施的制度背景
郑州市社区首诊制度的实施规模及特色经验
  • (一)郑州市社区首诊制度的实施规模
  • (二)郑州“片医”模式
  • (三)郑州区域医疗联合体模式
社区首诊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对社区医院的信任不足
  • (二)双向转诊管理缺乏规范
  • (三)片医责任制的实施困境
  • (四)区域医疗联合体发展过程中的困境
推进社区首诊制度发展的建议
  • (一)构建社区医院的信任机制
  • (二)规范双向转诊渠道
  • (三)“片医责任制”的优化路径
  • (四)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完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