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江西省社区首诊制度的实施——以新建区为例

作者:
朱火云
出版日期:
2017年4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4573字
所属图书:
社区首诊与健康中国分析报告(2017)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17年江西省将在全省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有效推进分级诊疗制的基础。自2012年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以来,南昌市新建区通过广泛宣传、政策引导、绩效激励和财政投入等措施,实现100%行政村覆盖率和82%签约对象覆盖率,基本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2012年成为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乡村医生签约服务重点联系县。与此同时,还存在重视签约数量而忽视签约服务质量,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滞后,以及过度依赖政治任务等手段强力推动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等问题。新建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6年所取得的丰富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江西省推动以社区首诊制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全科医生分级诊疗家庭医生

作者简介:

朱火云: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文章目录
新建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建立背景
  • (一)“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现实压力
  • (二)新医改的新要求
  • (三)中央及地方政策的推动
新建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现状
  • (一)签约服务制度的基本框架
  • (二)签约服务的实施现状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过度追求签约数量及覆盖率,而忽视了签约服务质量
  • (二)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 (三)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引导家庭医生为居民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产生问题的原因
  • (一)传统医疗观念还未根本转变
  • (二)签约服务制度建设与其他医疗改革缺乏协调性
  • (三)财政投入不足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发展的建议
  • (一)适度降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目标
  • (二)加强全科医生人才培养
  • (三)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基层医务人员的长效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