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关于民族地区形象宣传的几点思考

作者:
于长江
出版日期:
2017年7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2214字
所属图书:
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是民族之间和谐共处的一个重要基础。在族群交往中,“刻板印象”(stereotypes)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跨族群交往的难易。本次发言要探讨的是,在目前很多民族地方致力于形象打造、自我包装、对外宣传推介的工作中,一些特定的内容和做法,是否会塑造当地族群的刻板印象?尤其是在中国特定的语境下,中部和沿海地区以汉族为主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但是这一规模庞大的人口平时没有很多机会接触少数民族,缺少跨民族交往的直接知识和感受,他们只能通过媒体、宣传活动或短暂的旅游获得关于其他族群的信息。本文关注的是这部分汉族人口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对跨地域的族际交往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关键词:

中国民族地区形象宣传跨族群交往

作者简介:

于长江: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

文章目录
·以形象宣传促进地方发展
宣传推介的内容
  • 1.自然景观
  • 2.民族风情与民族性格
  • 3.物产
形象宣传背后的逻辑
  • 1.职业化表演的“真实性”
  • 2.迎合他者审美
  • 3.制造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解析
  • 1.自然景观的赞美与误区
  • 2.人文风俗宣传的利弊
  • 3.物产:注意力与兴奋点
晕轮效应与几个“忽视”
  • 1.忽视个体的丰富多样性
  • 2.忽视当地人面临的各种困难
  • 3.忽略当地存在的矛盾冲突
  • 4.忽视了当地人复杂的内心感受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