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发展”之路:发展经济学视野下的“农民工”研究反思
作者:
周燕玲
陈映芳
出版日期:
2019年3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6804字
所属图书:
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03.389-403
张静
周晓虹
乐江
摘要:
本文试从认识论角度探讨既有“农民工”研究的局限及其可能的出路。本文通过分析既有“农民工”研究文献发现,研究的局限与国内的“城市化”逻辑有相当的同构性,并在整体上带有较浓厚的早期发展经济学意蕴,而国际上对“发展”的反思和发展经济学的新进展可为我们突破此认识困境提供参考,以达成我国社会总体“发展”的真正使命。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作者简介:
周燕玲:
周燕玲,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陈映芳: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相关报告
城市化与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序一 农民工市民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课题
新时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文献综述
绪论
农民工对城市化的贡献和期待
从农民工到市民:中国特色的深度城市化
北上广农民工状况及城市迁移意愿调查报告
农民工终结导论
21世纪初的农民工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
文章目录
国家主导的“发展主义”的投影:现有“农民工”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的“劳动力”化
(二)“农民工”的去主体化
(三)绝对城市偏好
现实背景的同构性:国家的“发展”战略及其“城市化”逻辑
(一)“城市化”战略演变的简单回顾
(二)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城市化”逻辑
学科资源:“农民工”研究之问题与早期发展经济学理论
(一)早期发展经济学对中国城市化战略的理论支持
(二)早期发展经济学对农民工研究的影响
发展经济学对“农民工”研究的启示
1.新的“发展”观
2.微观化与多元性
3.从农村、农民出发
4.“人”的发展理论(阿玛蒂亚·森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