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广州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政策调查报告

作者:
陈发军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16693字
所属图书:
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研究对广州11个区和直属学校的1226位教师(包括校长)进行调查,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认为有必要实施校长职级制,取消校长行政级别,校长职务专业化程度高;校长职级档次和特级校长晋升最短年限的设置分别以4级8档、8~10年为宜;特级校长、高级一档校长、校长年度考核“优秀”等级的设置比例分别为8%、15%和35%;校长职级薪酬体系构建要稳步进行,职级绩效工资为同级别技术岗位绩效工资的2倍左右;各群体在校长具体评价指标排序上呈现出一致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系统设计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政策内容,平衡各群体利益;研制科学的校长职级评价体系,逐步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价;建设校长后备人才库,完善校长选拔任用机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问卷调查改革中小学校长职级制

作者简介:

陈发军:教育学硕士,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育规划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政策、 教育战略规 划、 教育心理学、 德育、 物理教育等。

文章目录
·前言
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工具
  • (二)调查对象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大多数教师认为有必要实施校长职级制,取消校长行政级别,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措施实施去行政化,各种群体的认识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 (二)七成以上教师认为校长职级制实施对象应该包括副校长,五成以上教师认为应包括党组书记和公办幼儿园园长
  • (三)超过半数教师认为校长职级应设置为4级8档,有68.9%的教师认为特级校长晋升的最短年限为8~10年
  • (四)对于特级校长、高级一档校长、年度优秀等级的设置比例,所有调查对象选择比例的加权平均值为6.58%、12.53%、2.61%,校级领导与普通教师之间差异极其显著
  • (五)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校长职务专业化程度高,校长职务可以作为专业技术岗位单独设置,普通教师反而比校级领导更认同校长职务的专业化程度
  • (六)大多数调查对象在校长薪酬体系改革上相对保守,期望在维持原有工资水平基础上,确保收入增加
  • (七)各群体对于校长薪酬认识差异显著
  • (八)校长评价的11项具体指标重要性排序,各类群体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 (九)校长职级制实施对象、各职级设置比例、校长职级与教师职称关系、职级待遇、职级评定、交流轮岗、后备人才库建设等方面受到重点关注
调查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