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想象接触改善群际态度:民族观的中介作用
作者:
于海涛
李嘉诚
出版日期:
2020年2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7008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第17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02.97-111
寇彧
杨宜音
张庆鹏
摘要:
想象接触是群际接触研究的新兴范式,可以有效提高对外群体的内隐态度。本研究通过三个系列研究,以A民族大学生为被试,探索想象接触对B民族内隐群际态度的影响,并检验民族观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对B民族的内隐群际态度受想象接触类型的影响;积极想象接触能影响被试的民族观;民族观在积极想象接触影响内隐群际态度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民族观
想象接触
内隐群际态度
民族本质论
作者简介:
于海涛:
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嘉诚: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报告
外群体知觉与文化依恋:民族本质论的中介作用
文章目录
·
前言
研究一
(一)方法
(二)结果分析
(三)讨论
研究二
(一)方法
(二)结果分析
(三)讨论
研究三
(一)方法
(二)结果分析
(三)讨论
·
总讨论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