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8年从生存需求到族群团结和国家认同:云南拉祜族敬老仪式的文化表达

作者:
张锦鹏
出版日期:
2018年6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11403字
所属图书: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第25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拉祜族的敬老之礼是一种源于传统并保持至今的文化事项,在春节期间通过向老人长者行洗手之礼的方式进行集体性、仪式性呈现。拉祜族敬老之礼之所以能长期且鲜活地存在于拉祜族文化传统之中,是因为它的文化表达具有很强的时代转化性。在拉祜族迁徙历史中,老人生存经验具有维持族群生存的重大意义,敬老之礼因此产生。随着拉祜族社会发展,敬老之礼在宗教因素影响下成为凝聚族群和整合族群的重要力量,“敬老”向“敬尊”扩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使拉祜村寨传统卡些(头人)制度向村委会制度转型,当今卡些(即“村干部”)被赋予了国家代理人角色。特别是近年国家对边疆少数民族实行多项扶持政策,拉祜族群众利益获得感不断增强,更加增强了拉祜族群众的国家认同感。在春节期间通过向“村干部”“领导”们拜年行敬老之礼,其文化表达实质是仪式性呈现国家认同的社会心理。

关键词:

国家认同族群整合敬老之礼族群生存利益获得

作者简介:

张锦鹏: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

文章目录
·拉祜族春节拜年:仪式性、集体性敬老活动
·拉祜族敬老仪式的由来
·与生存需求关联的“敬老”之礼
·从“敬老”到“敬尊”:民族团结的需要,国家认同的表达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