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发展家庭农场,促进居村农民身份转变

作者:
吴业苗
出版日期:
2018年7月
报告页数:
7页
报告字数:
6069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田野观察(2017)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介绍家庭农场经营方式代替小农家庭经营方式是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家庭农场发展推动了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它不仅要终结传统农业,使农民不需要在小块土地上进行简单的农业劳动,还可以改变农民身份,让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者。
关键词:

农民家庭农场自主式发展

作者简介:

吴业苗:1966年生,安徽庐江人,博士,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社会政策。近年来主持了江苏省社会科学重点基金项目“江苏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与管理研究”、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苏南农民市民化的实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先后在《社会》《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中国农村观察》等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及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著作有《演进与偏离:农民经济合作及其组织化研究》(专著)、《税费改革:农村治理模式的跃迁》(合著)等。

文章目录
·家庭农场及其调查
·家庭农场发展让居村农民身份转变有了可能
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家庭农场发展速度不快
  • 2.家庭农场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 3.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欠稳定
促进居村农民转变身份的几点建议
  • 1.尊重农民意愿与选择
  • 2.允许家庭农场自主式发展
  • 3.培育家庭农场成为农业生产的“带头大哥”
  • 4.给予全面的公共服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