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河南省网络突发事件及其治理

作者:
李文姣
出版日期:
2016年7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0692字
所属图书:
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研究基于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供的全国网络舆情分析数据,对河南省2014~2015年网络突发事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河南省的网络突发事件整体数量虽多,但热度基本可控,且2015年网络突发事件的热度较2014年急剧下降。河南省网络突发事件在行政区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县级以上的区域,且郑州、洛阳、周口和信阳四个城市舆情压力较大;在长期趋势上,每年4月、9月和10月是全省网络突发事件高发期;在短时趋势上,新闻媒体会在热点舆情发生后的三天内进行井喷式报道;在类型分布上,吏治反腐、干部作风、司法案件、失职渎职、教育舆情等领域网络突发事件较多;在涉事职能部门分布上,公安、纪检监察、教育、司法部门承担的舆情压力最大。基于此,本文指出治理网络突发事件需要重视网络突发事件热度下降带来的正负面效应;针对不同的事件类型应制定相应的可操作性应对策略;提升主要涉事职能部门的风险管理能力。

关键词:

网络舆情网络突发事件

作者简介:

李文姣:河南郑州人,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专业博士,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社会学博士,主要从事社会治理、社会风险、网络群体性事件、群体心理研究与社会矛盾研究。

文章目录
·2014~2015年河南省网络突发事件的热度比较
河南省网络突发事件总体状况分析
  • (一)河南省网络突发事件的行政区域分析
  • (二)河南省网络突发事件的爆发趋势分析
  • (三)河南省网络突发事件的类型分析
  • (四)河南省网络突发事件的涉事职能部门分析
对策与建议
  • (一)重视网络突发事件热度下降的正负间效应
  • (二)建构针对事件类型的可操作性策略
  • (三)提升涉事职能部门的风险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