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集中安置被拆迁的村庙与祠堂

作者:
出版日期:
2016年10月
报告页数:
3页
报告字数:
2725字
所属图书:
社会的细节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福建乡村都有村庙与祠堂等传统信仰场所,它们既是社区公共生活开展的平台,也是传承中国传统忠孝仁义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各地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拆迁改造成为城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建设方式。绝大多数祠堂与村庙由于并不是合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被视为普通民宅,通常只给赔偿,或给补偿金,或补偿同建筑面积的套房,一般不给异地重建。这种对于村庙、祠堂的拆迁办法,导致村民普遍不满意,既造成拆迁阻力大、干群关系紧张等社会问题,也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一些村民为保障信仰活动能开展,私自乱搭乱建村庙,也造成一些不良影响。现在省内外关于如何对传统村落进行拆迁改造也有很好的经验与模式可供借鉴。如漳州芗城区的村庙集中重建模式,广州大学城的民俗文化街区安置模式,晋江市建设传统文化街区集中安置古民居、祠堂与村庙模式等。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