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七鸭子村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作者:
付振奇
出版日期:
2018年8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字数:
26472字
所属图书: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11卷·村庄类第10卷·长江区域第3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8.603-629
徐勇
邓大才
摘要:
七鸭子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地域为纽带的基本单元。在共同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家户之间相互联结、相互交织,村民通过各种途径自发组织起来,满足自身的公共服务需求,解决村庄内部的矛盾问题,满足村庄内部的各种需要,进而形成村落的治理形态。其中,家户是村落内部基本的治理单位,而在家户基础上形成的亲族、信缘、业缘等在不同的方面发挥着相应的作用,形成村落治理的多元化态势。国家政权对村落的治理主要涵盖赋税征收、抓壮丁等活动,在治理中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
关键词:
村庄治理
政治治理
七鸭子村
作者简介:
付振奇:
付振奇(1987~ ),男,汉族,河南南阳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
相关报告
张保村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曲水村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储茂村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七鸭子村的由来与演变
七鸭子村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七鸭子村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七鸭子村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七鸭子村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百村村情
村政组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政权治理与治理关系
政权治理主体
政权治理内容
政权治理关系
第二节 村落治理与治理关系
村落治理的多元主体
村落治理的内外事务
村落治理关系
第三节 家户治理与治理关系
家户治理主体
家户治理与族的介入
家户治理关系
第四节 亲族治理与治理关系
亲族治理单元与主体
亲族治理内容、规则与过程
亲族治理关系
第五节 信缘治理与治理关系
信缘治理单元、主体与内容
信缘治理的规则与过程
信缘治理关系
第六节 业缘治理与治理关系
业缘治理
业缘治理关系
第七节 七鸭子村治理变迁
1949年前传统治理形态状况
1949年后传统治理形态变迁
第八节 七鸭子村的治理实态
村庄的选举与治理
村庄的党员与治理
村庄的公共服务与治理
村庄的治理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