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第四节 中亚五国独立后所采取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作者:
张丽娟
出版日期:
2014年1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228字
所属图书:
中亚地区民族问题与中国新疆民族关系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亚五国独立后,面对各自多民族国家的现实和复杂的民族关系状况,其领导人都迅速地意识到,能否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新政权的稳定、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发展。因此独立后,中亚五国领导人都十分注意协调民族关系,谨慎地处理民族问题,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开始不断反思和总结苏联时期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并不断地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民族理论,并制定了大致适合本国国情的民族政策,以求达到民族间的和睦相处和国家的安定团结。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张丽娟:女,汉族,198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2005年本科毕业于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1年7月在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现在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两门课的教学。

文章目录
中亚五国独立后对民族理论的探索
  • (一)中亚五国领导人对苏联时期民族理论的总结和反思
  • (二)反对“民族自决权”和联邦制,倡导文化多元化
  • (三)强化“人权和公民权”、淡化民族意识和观念
中亚五国独立后所实行的民族政策
  • (一)贯穿中亚五国民族政策的主线 “加强民族团结、确保民族和睦”
  • (二)奉行民族复兴政策 以建立新的国家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
  • (三)谨慎对待宗教问题,制定相关宗教政策
  • (四)以务实的态度谨慎处理中亚五国境内的俄罗斯人问题
  • (五)恪守历史形成的边界 以协调中亚五国间的关系
  • (六)高度关注国内民族事务,不断加强民族工作机构的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