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合作政策的历史解读结语

作者:
刘纪荣
出版日期:
2016年3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7867字
所属图书:
政府行为与农村合作社发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乡村社会的改造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政府对乡村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土地制度、生活方式、经济结构、社会教育及各利益团体间的协调等做出努力。尽管国民党人对合作事业的效用有深刻认识,蒋介石在初倡合作时曾明言:“合作事业不但可以发展经济,解决民生问题,而且在政治上和社会上,可以使人民的精神能够团结,行动能够统一,力量能够集中,即以造成健全的现代社会,而为新政治上的坚固基础。”
关键词:

政策1927~1937农村合作南京国民政府

作者简介:

刘纪荣:(1968~ ),男,湖南茶陵人。早年执教于家乡中学,先后考入贵州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分别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安徽财经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乡村社会史和农村合作运动史研究。迄今已在《中国农史》《中国农村观察》《学术界》《浙江社会科学》《财贸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转摘。出版专著《合作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20世纪20~30年代华北农村合作运动研究》,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等项目10余项。

文章目录
·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合作制度建立的主导性因素
合作司在实施合作政策过程中的积极作为值得肯定
  • (一)确立合作事业之使命
  • (二)表明政府积极主持态度
  • (三)统一合作法令与合作行政
  • (四)整理以往合作工作
  • (五)树立合作政策,改进合作技术
  • (六)加强国内外合作联络
·造就新型农民是发展农村合作社的核心力量与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