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流动的主观影响与后果

作者:
秦广强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字数:
31398字
所属图书:
社会分层研究:客观与主观的双重维度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社会流动研究的主导性议题大多围绕其客观维度展开,即通过流动表分析反映社会机会结构的开放性与封闭性程度,而本章我们要讨论的“流动的影响及后果”议题作为流动研究的一个支脉,可以看作对其主观维度的探讨,因为它涉及社会流动经历对于流动者心理体验、文化适应、价值融入等主观层面影响的问题。

西方学界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与后果”这一主题有着广泛而持续的关注,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大支脉:一派从宏观角度出发,考察工业化或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流动(率)对社会结构、社会团结的影响;另一派则从微观视角考察个体的流动经历对其行为与认知评价的影响,这一派的经验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当代中国处于流动最为频繁的时期,这一议题有着广阔的分析前景,它不仅有助于加深人们对社会流动带来的主观层面的社会性、个体性后果的理解和认识,也可以向社会学研究中有关行为与态度的研究注入动态性、过程性的分析思维和解释元素。西方学界在这一问题上的理论解释、统计分析手段都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而国内学界关注较少,尽管近年来有些学者开始触及这一问题,但总体来说这一领域的研究积累仍较为单薄。

关键词:

中国社会流动代际流动

作者简介:

秦广强:1985年生,山东莘县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在《社会学研究》《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学报》《青年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有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出版著作(含合著)2部,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各1项及其他委托课题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分层与流动。

文章目录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回顾
第二节 研究设计、数据与分析模型
  • 1.研究数据
  • 2.研究对象及操作化
  • 3.代际流动类型的划分
  • 4.分析方法
第三节 研究发现:代际流动对行为态度的影响
  • 1.描述性统计分析
  • 2.多因素方差分析
  • 3.对角线参照模型分析
第四节 代际流动与外群体偏见
  • 1.研究数据与方法
  • 2.统计结果分析
  • 3.小结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