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思路研究

作者:
戴理富
出版日期:
2007年8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6371字
所属图书:
现代城市运行管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我国市政公用事业长期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企业缺乏内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政府难以对资源实行高效配置,管理效能低下,迫切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全面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市场化,应当通过改革,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企业化的运营机制、规范化的监管机制。改革的政策方向是:改革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模式,将建设和运营权交给市场;改造国有企业,将国企改造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改革产品和服务价格,逐步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投资体制,形成多元化的格局;加快改革融资模式,推进市政公用事业“证券化”;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和服务。

关键词:

城市建设政府职能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管理体制

作者简介:

戴理富:

文章目录
现行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
  • 1.政府直接建设管理,难以对经营行为实行有效监管
  • 2.经营活动背离市场规律,政府财政补贴负担沉重
  • 3.企业缺乏内在驱动力,市政公用事业发展缓慢
  • 4.生产效率低,服务质量差
  • 5.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投入来源不足
改革和完善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体制的目标和思路
  • 1.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 2.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改革和完善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体制的政策措施
  • 1.加快改革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市政公用事业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将建设和运营权交给市场
  • 2.加快改造国有企业,以产权为纽带对现有国有企业进行“资本化”改造,将国有市政公用事业企业改造成为能够按照市场规则自主经营的独立经济实体
  • 3.加快改革价格形成机制,逐步从以政府定价为主过渡为政府定价与市场定价相结合,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市政公用事业产品及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 4.加快投资体制改革,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境外国外资本,形成市政公用行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 5.加快改革融资模式,推进市政公用事业的“融资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促使企业转变成为独立的经营实体
  • 6.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市政公用事业产品的供给方式的根本转变,强化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