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研究设计及其操作化

作者:
严静
出版日期:
2015年12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字数:
30729字
所属图书:
就业流动中的生存图景和影响模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章节将着重阐明相关概念的具体表征,将就业流动和女性就业流动、家庭发展能力和家庭经济发展能力、传统与现代及由此衍生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女性的身体与身份的概念做简单的理清与阐释,从现有研究成果中提炼出最能表意的概念界定,同时为了避免概念间理解的误差,还对若干相似概念进行辨析和说明。本章还将进一步细化概念,从一级指标中细分为二级和三级指标,构建女性就业流动的测量指标体系,并基于此建立涵盖个体和家庭控制变量、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变量、社会性别系统变量三个维度的影响女性就业流动的理论解释框架,更以此从就业流动的意愿和满意度两个方面提出研究假设。同时,对调查地点南日岛的基本情况做简要介绍,具体阐述田野调查实施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所获得的有效样本基本情况做描述和评估。

关键词:

家庭经济就业流动女性就业流动家庭发展能力

作者简介:

严静:福建省漳州市人。先后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大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方向为女性社会学。现在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任教、硕士生导师,兼任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会理事、福建省和谐社会研究会理事。在普通本科院校从事多年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在厦门大学做访问学者。在《福建行政学院学报》担任多年的责任编辑,独立主持公共行政、社会与文化两个栏目。具有社会学、女性学、人口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背景。独立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级课题研究,至今在《妇女研究论丛》《中国青年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东南学术》等核心期刊和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独立撰写的《身体的自我规训与抗争表达——对阿玲就业流动经历的性别解读》获得第三届中国妇女研究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理论建构与研究设计
  • 一、相关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 理论解释框架
  • 变量的拟定和测量指标体系
  • 研究模型与研究方法
  • 研究假设
第二节 资料来源与样本基本情况
  • 南日岛基本情况简介
  • 田野调查的实施
  • 样本的基本情况及其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