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就业流动的群体差异及比较

作者:
严静
出版日期:
2015年12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21510字
所属图书:
就业流动中的生存图景和影响模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基于不同变量间的关系特征建立交叉表并进行卡方检验,以此在群体内部的比较中,对不同生命周期的农村女性作纵向比较,采用时序分析法描述差异化的就业流动状况,由性别化年龄引致的姐妹分化,以及语言分野所衍生的层级分化;对就业流出的上楼女性和就业回流的居村女性作横向比较,寻求她们身体资本的若干维度所表现出来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等的比较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身份地位的不同;在群体间的比较中,区分男女在就业流动基本状况、行为模式、流动后果、迁移决策等方面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

性别差异群体差异就业流动年龄层极分化

作者简介:

严静:福建省漳州市人。先后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大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方向为女性社会学。现在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任教、硕士生导师,兼任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会理事、福建省和谐社会研究会理事。在普通本科院校从事多年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在厦门大学做访问学者。在《福建行政学院学报》担任多年的责任编辑,独立主持公共行政、社会与文化两个栏目。具有社会学、女性学、人口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背景。独立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级课题研究,至今在《妇女研究论丛》《中国青年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东南学术》等核心期刊和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独立撰写的《身体的自我规训与抗争表达——对阿玲就业流动经历的性别解读》获得第三届中国妇女研究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不同生命周期的女性就业流动比较
  • 不同生命周期的女性就业流动状况
  • 性别化年龄引致的姐妹分化
  • 普通话衍生的年龄层级分化
第二节 上楼女性与居村女性的比较
  • 经济资本的比较差异
  • 社会资本积累的行动自觉
  • 人力资本的比较优势
  • 文化资本生成的市民化差异
第三节 就业流动的性别比较
  • 就业流动基本状况的性别差异
  • 迁移决策的性别差异
  • 就业流动行为的性别差异
  • 就业流动结果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