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新路”与“底线”的学习与思考
作者:
鲍世行
出版日期:
2016年6月
报告页数:
3页
报告字数:
2097字
所属图书:
生态文明与开放式扶贫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06.86-88
张学立
黄承伟
叶韬
吴大华
摘要:
本篇演讲以演讲者参与安顺屯堡文化保护的经历,说明文化保护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阐述了用“申遗”来促进文化保护的观点。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文化保护
申遗
屯堡文化
作者简介:
鲍世行: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首席专家、研究员
相关报告
“生产”与“再生产”:过桥米线的遗产化与地方文化再造
“优先申遗”是保护、发展屯堡村落的战略选择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重建与本土文化保护研究绪论
川西地震史及调查村介绍
藏羌的主体认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汶川地震的社会影响
灾后重建过程中的政策分析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重建与本土文化保护研究结论与建议
贫困少数民族村落传统文化保护问卷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