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小颗粒,大行动——从PM2.5看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作者:
汪韬
出版日期:
2012年4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8205字
所属图书: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4.71-79
自然之友
杨东平
摘要:
2011年,灰霾天气引起公众关注,大气环境化学专业术语PM2.5进入公众视野,其危害逐渐为公众熟知,持续近半年的公众参与推动了PM2.5的环境管理进程。本文梳理了2011年公众对于PM2.5关注过程,从三个时间阶段悉数了媒体、政府、专家、NGO和个人在PM2.5事件中的行动和作用。简述了我国对于PM2.5的监测和研究历程,分析为何在2011年公众参与得以推动PM2.5的环境管理进程,并从各个相关利益方的角度,对如何加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公众参与
PM2.5
相关利益方
作者简介:
汪韬:
《南方周末》记者
相关报告
治理雾霾:伦敦当不了北京的老师
长株潭城市群PM
2.5
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
北京市PM2.5现状及治理路径分析
中国核电风险的社会建构的总结及政策建议
杭州庭院改善工程见证公众参与社会管理
环境-生态保护:我们做了什么
关于核电风险及现代性的议题
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研究
中国公众参与推动电子废弃物产业的绿色革命
小南海:新一轮江河大开发中的自然保护区之殇
文章目录
2011年公众对于PM2.5关注过程
1.PM2.5知识的普及
2.环保部门加快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3.公众参与从呼吁转为行动
公众参与推动PM2.5入标进程
1.媒体
2.NGO
3.学者
4.政府
·
对于加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