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开发狂潮中自然保护区向何处去
作者:
沈孝辉
出版日期:
2012年4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0582字
所属图书: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4.98-109
自然之友
杨东平
摘要:
本文通过长江上游、神农架、喀纳斯、双台河以及蛇岛老铁山、长白山等重要自然保护区的个案,分析了为什么这些自然保护区与其创建时的初衷渐行渐远这一值得深思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变现状的建议。
关键词:
公众参与
有效性
自然保护区
被调整
生态化
经济化
作者简介:
沈孝辉: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局高级工程师,自然之友会员、顾问。长期从事保护地、森林、湿地、荒漠化和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的研究与环境保护活动。
相关报告
中非合作:提高发展有效性的新方式
新兴援助国对国际发展援助理念的影响
中国政府干预贫困与收入不平等的有效性(1989~2009)
中国听证会中公民参与的有效性分析
三年试点 五大挑战
禁止开发区划分标准及其相关人口政策研究
从水椰林被毁事件看海南海防林的保护
民间组织致信两会代表:请为长江鱼类留住最后的家园
解读首期《中国自然观察》报告
四川自然保护区管理
文章目录
·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迫调整
·
神农架小水电站造成水系统“栓塞”
·
从喀纳斯到长白山的破腹之痛
·
环保社团掀起自然保护区保卫战
·
谁能守住我们的自然保护区
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必须尽快出台《自然保护区法》
1.撇开门户之见,尽快出台《自然保护区法》
2.建立对错误的评审、论证和调整报告的责任追究机制
3.建立“行政主导、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