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群众工作社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基于安徽宣城市的调查
作者:
伍万云
出版日期:
2013年4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0636字
所属图书:
安徽社会建设分析报告(2012~201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04.54-67
黄家海
蔡宪
王开玉
摘要:
群众工作是我国新时期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期的重要体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关系理念的创新、体制的突破、职能的拓展、机制的完善。当前在社会建设中,群众工作部是社会管理的创新。群众工作部正是在新情况、新问题的背景下,地方党委、政府创造性开展群众工作,改变机关工作作风综合作用的结果。群众工作蕴含在权力运作全过程,全国各地都在探索试点,着重从政策对群众需求的满足、民众基本权利的保障、群众对党和政府作风形象的认可等多层面进行创新和发展,并取得可喜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并非单靠成立一个群众工作部就能彻底解决所有群众工作的问题。不能将所有的期望寄托于某个新部门。我们必须站在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高度,认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要按照十八大精神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丰富和完善党在新时期群众路线,努力探索全党全社会齐抓共管,各类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广泛参与群众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
群众工作
群众路线
社会管理创新
作者简介:
伍万云:
中共宣城市委党校市情研究所所长、中共宣城市委党校综合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兼职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基层社会治理。
相关报告
社会治理视野下群众工作的挑战及其应对
贵阳市开阳县:“三合工作法”推动乡村社会治理
大数据时代下的群众工作新形势——坪山新区以“织网工程”推动群众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义马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信访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首都青年群众工作调查报告
党政部门加强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的路径分析
关于加强妇联组织能力建设的思考
社会管理整体规划思路和重点
2015~2019年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探索社区治理3.0模式
文章目录
安徽省宣城市群众工作部试点的探索
(一)安徽省宣城市群众工作部试点的主要做法
(二)安徽省宣城市群众工作试点的主要成效
(三)安徽省宣城市群众工作部试点发展的困境
群众工作部的结论分析
(一)从群众工作部产生的背景看,群众工作部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期丰富和发展,更是创新
(二)从各地群众工作部创新发展的实践看,群众工作是综合性工作,贯穿在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单靠成立一个群众工作部门难以彻底解决群众反映的所有问题
(三)从信访动因看,利益驱动是产生信访事项的直接动力
(四)从制度层面看,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并非群众工作部的所有内涵,它仅仅是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一个方面
发展群众工作部的政策建议
(一)抓思想,必须站在改革发展的全局,深化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理念
(二)抓重点,必须依法规范信访行为,不断提高信访工作法制化水平
(三)抓责任,必须在群众工作中培养教育、提拔使用干部
(四)抓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五)抓创新,不断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