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农村留守儿童互联网运用状况

作者:
郑素侠 李雪丽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13269字
所属图书: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报告基于“农村留守儿童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教育”课题的问卷数据,对河南省淮阳县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农村中小学教师开展深度访谈,结合访谈质性资料,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互联网使用的行为特征和偏差,并针对提高留守儿童的网络素养提出相应的网络素养教育思路。

关键词:

留守儿童网络素养互联网使用

作者简介:

郑素侠:郑素侠,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

李雪丽:李雪丽,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前言
留守儿童互联网使用行为特征
  • (一)首次触网的低龄化趋势明显,习得途径主要是自学
  • (二)互联网成为留守儿童最常接触的媒介,手机是其主要上网工具
  • (三)留守儿童上网频率较高,近1/2的人每天上网
  • (四)上网时长适中,超七成的留守儿童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内
  • (五)人际交流成为留守儿童上网的主要动机,其次是消遣娱乐
  • (六)留守中学生和小学生的网络内容偏好有明显差异
  • (七)“在线学习”应用成为留守儿童最看重的网络功能
  • (八)留守中学生和留守小学生的网络素养特征较为接近
  • (九)留守儿童网络素养与多项属性显示出相关性
留守儿童互联网使用行为偏差
  • (一)娱乐消遣功能占据主导地位,学习助手功能相对较弱
  • (二)对互联网功能的认知较单一,工具性使用程度偏低
  • (三)互联网使用行为缺少有效的监管和引导
  • (四)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薄弱,易面临网络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网络素养教育思路
  • (一)推动网络素养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的常规化
  • (二)开展面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网络素养培训
  • (三)推进家庭网络素养教育计划的实施
  • (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的网络素养教育,强化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