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性别失衡下的社会风险及其传导放大绪论

作者:
李树茁
出版日期:
2015年9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9551字
所属图书:
中国人口性别结构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上、下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受到婚姻挤压而面临成婚困难的男性往往也是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2000年的普查数据显示,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年龄为30~49岁的人口中未婚人口性别比高达1000以上,这意味着未婚男性人数为未婚女性人数的10倍以上。另外,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大规模流动的趋势也将在性别结构失衡的社会环境下,加大女性婚姻迁移和流动的比重,由此导致男性婚姻挤压现象高度集中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使得城乡、区域间的性别失衡态势更加复杂和严重。人口性别结构失衡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乃至对国际安全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关键词:

社会风险中国人口性别失衡性别构成

作者简介:

李树茁:1963年生,陕西西安人,1991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人口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老龄与健康中心联合主任。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口与资源研究所兼职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卫计委公共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要从事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合著《计划生育对中国妇女的双面影响》、《中国儿童生存的研究与实践》、《当代中国农村的招赘婚姻》和《社会性别量表的开发与应用》等。主要研究人口与社会政策、性别与发展、老龄与健康、流动与迁移、生态服务与人类福祉等。

文章目录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转型社会人口性别结构失衡问题的爆发
  • 性别结构失衡或将引发和放大一系列社会风险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 性别结构失衡
  • 社会风险与失范
  • 风险性行为
  • 公共安全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研究框架与思路
第四节 数据与方法
  • 数据和资料来源
  • 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