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迈向消费者社会的制度转型

作者:
出版日期:
2009年2月
报告页数:
73页
报告字数:
59645字
所属图书:
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这一章我们回到国家的制度安排层面,即宏观行动者的层面。不过,从现在开始所讨论的宏观行动者的主角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客观上有助于历史和社会的转型。事实上,也正是由于这种变化,才有后来的改革开放。马克思认为,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但马克思主义者同样认为,个人在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参见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唯真译,三联书店,1964。这里所说的个人,是宏观行动者,而不是微观行动者。由于宏观行动者所处的结构性位置,他或她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阻碍或推进历史的步伐。事实上,这种个人的作用,是由社会结构决定的。也就是说,宏观行动者的结构性位置,决定了他或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历史的进程。个人的这种作用在集权体制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由集权体制的结构所决定,宏观行动者,特别是最关键的宏观行动者的意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意志、政策和制度安排。因此,伴随着宏观行动者的更替,历史的变更也就随之而来。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消费制度安排
  • 补偿消费的制度安排
  • 鼓励消费的制度安排
  • 集体消费制度的转型 以住房制度改革为例
第二节 劳动激励制度的转型 从神圣化激励到世俗化激励
  • 物质激励与按劳分配制度
  • 制度激励与劳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