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论述中,我并没有对1978年以来改革的阶段进行区分。事实上,近30年来的改革并不是线性的,而是有起伏、有波折、有徘徊,但总体上是不断推进的过程。学者朱学勤在2007年底于广州的一场演讲中提出,30年来中国有两场改革,而不是一场改革。或者说,30年来的中国改革,有两个阶段。从1978年三中全会到1989年是改革的第一阶段,它的主要使命是结束“文革”:从广场政治重返世俗生活。这一阶段的发展趋势,是摆脱计划经济,建立非计划经济的模式。但有关非计划经济的模式是什么,党内是有前后徘徊的,由于传统意识形态的束缚,我们始终不敢正面肯定“市场经济”。1989年的“政治风波”之后,改革中断,徘徊了三年。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第二阶段改革启动。第二阶段改革有很多第一阶段改革不具备的特点:经济体制改革大踏步地前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幅度、广度、深度远远超过第一场改革,“市场经济”写进党的最高文件,即十四大文件。不过,第二阶段也有不同于第一阶段的特点:第一阶段改革是有双向目标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第二阶段改革只有一项目标:经济体制改革;而政治体制改革进度极其缓慢,权力不受监督、制约,此阶段成为官员权力的盛大节日。制度性腐败丛生,千百万民众产生被剥夺感,产生被改革开放抛弃的那种离弃感。《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总结 著名学者朱学勤开讲》(2007-12-18 15∶14∶00,南都俱乐部),《南方都市报》,http://club.nddaily.com/ndclub.new/lrcture/lecture/200712/t20071218_6035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