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女教师与女学生的空间识觉研究——以高雄市的高中为例

作者:
黄惠琴
出版日期:
2009年11月
报告页数:
41页
报告字数:
30730字
所属图书:
性别视角:生活与身体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每个人穿梭于不同的空间里,这些空间会因为我们频繁地使用与接触而感觉熟悉,甚至有“依恋感”或是“安全感”,这种感觉是建立在对于空间有充分的认知及熟识上。好的环境意象会使得我们在情绪上感觉安全,觉得舒服;相反的,不好的环境意象则会令人心生惧怕。笔者从事教职已经将近十年,对于自己所处的校园环境并没有特殊的感觉,可能是“习惯”于如此“规训”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体会到,不只是教师,学生也是长时间待在学校里,受到校园环境意象的影响甚大。校园空间看起来虽然是静态的,但会因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时间而赋予不同的意义。所以本研究想借由访谈者本身所处的环境,通过女性的“视角”视角(perspective)是一种概念观点,伦哈兹(Reinharz)在其《社会研究的女性主义研究法》一书中提及女性主义是一种视角而并非是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女性主义立场来使用现有的研究方法(转引自胡幼慧,1996,《质性研究》,台北:巨流图书公司,第20页)。来论述女性教师及女学生对于校园空间的感知。本文将焦点放在女性教师和女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上,探讨女性教师及女学生对于校园的空间识觉即对于空间的认识和感觉。——主编注;并从地理学的角度来思考人、归属感(at-homeness)归属感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未被注意、被视为理所当然、感觉熟悉及舒适的情境。、空间三者间的交互关系,描绘女学生及女性教师如何感受所处环境给予的刺激及其环境认同。

关键词:

作者简介:

黄惠琴:黄惠琴,时任台湾高雄市立三民高级中学教师。

文章目录
·环境知觉的建构
感觉地理学
  • (一)感觉的具体化
  • (二)生活世界的地理在本研究的应用
·空间韵律的回旋曲——场所芭蕾的产生
校园中所“惯习”的空间:依恋/厌恶的地方
  • (一)上课/上班:理所当然的“惯习”空间
  • (二)“淑女”、“好女孩”:外在行为内化的“惯习”空间
  • (三)身体规训的“惯习”空间
校园中的权力空间——领域性的产生
  • (一)“权力空间”的展现
  • (二)自己的地方:我的空间,我的所在
校园中地方的认同——归属感与无家感
  • (一)根植性:同班同学——“熟悉”、“生活在一起”、“感觉很自在”
  • (二)职务/占用
  • (三)精神上的再生:责任、工作与舒适、放松
  • (四)自在感与“温馨感”的营造:性别与生命周期
生活经验的印记——代结论
  • (一)地方爱/地方恶
  • (二)知识与权力:女教师与女学生间的阶层关系
附录
  • 1.本研究受访者的资料
  • 2.三所学校的学生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