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半番子”和保安人

作者:
出版日期:
2017年6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16872字
所属图书:
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前一章分析了从明初到清同治年间三百多年中保安族的“发源地”保安地方的族群变化。可以说,这段历史是在权力关系和社会地位等级作用下,移民人口在一个与当地原住居民相对隔离的环境中同化、整合,又因为权力关系和社会地位等级发生变化而分裂的历史。通过这一分析,可以得到一个比较清晰的“保安人”概念。实际上,不能简单地将“保安人”视为一个地方群体概念,这是一个曾经有过内部认同的社会群体,并且以其历史记忆和文化与其邻居相区别。关于这个群体的名称,有“四屯人”“四寨子人”“朝廷的人”“保安城的百姓”“汉四寨子”“保安人”等,它们一致的特征是“约定俗成”,而不是正式命名,可以通过这些自称和他称来分析族群的变迁。

关键词:

社会流动保安族“半番子”归属意识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逃亡的穆斯林:路线与过渡群体
·收容与权力、义务关系
·社会适应中的他人定义
·社会流动与族群身份认定
·精英的归属意识
·冲突与群体边界的表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