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保安族的识别和命名
作者:
出版日期:
2017年6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0500字
所属图书:
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06.129-142
菅志翔
摘要:
时间自然地进入了20世纪后半叶,但社会却不是在自然状态下进入这个时代的。中国在这个世纪的中心时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社会巨变,保安人也不可能置身事外。
关键词:
识别
命名
保安族
群体称谓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用参与式贫富排序方法识别农村低保对象:一项探索性研究
武平命名的由来
民族优惠政策与民族意识——以保安族为例
一个“兄弟”的故事
一个“民族”的概说
“民族”是什么?
本项研究的意义、方法与对象
回到历史的源头
四寨子人
“半番子”和保安人
文章目录
·
民族识别政策的由来及其执行
·
保安族的识别
·
保安族的命名
·
群体称谓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