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抗震救灾中的社会企业模式——YBC案例分析
作者:
朱晓红
出版日期:
2009年5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4045字
所属图书:
汶川地震公民行动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5.173-189
韩俊魁
王名
陶传进
摘要:
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要安置受灾群众、开展医疗防疫、抢修基础设施、防范次生灾害、恢复灾区生产、重建家园等。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向灾区提供资金、物资、服务等多样化的救援。许多NGO反应迅速,行动积极,在灾后援助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灾区人民也积极恢复生产,进行自救。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如何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资源,高效率、广效益地开展创新性重建援助活动,是摆在政府、NGO、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outh Business China,简称YBC)灾后快速启动了“重建家园创业行动”,与绵阳市政府积极合作,推动建立灾后第一个地方办公室,把创业项目引入四川灾区,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各界资源,扶助灾区创业青年走上创业自立之路,通过创业带动当地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获得创业青年的认同,获得当地政府的肯定与支持。YBC重建家园创业行动的创新运作模式,是社会企业成功运作的典型模式。本文从社会企业的视角,分析YBC在四川绵阳“重建家园创业行动”的运作过程及其经验,以期为充分发挥NGO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四川
抗震救灾
社会企业模式
作者简介:
朱晓红:
朱晓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博士后,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相关报告
山西“阳光农廉网”开辟农村防腐新视域
北京志愿者赴四川抗震救灾情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社会组织响应自然灾害研究导论
救灾三阶段需求与八类型项目
中国的防震减灾政策和规划
救灾NGO的行动:基础性公益的展现
抗震救灾中NGO间的联合
5·12汶川地震与公民社会的关系
抗震救灾善款募集组织的公信力评估
跨界合作何以可能?——以芦山抗震救灾社会管理服务组为例
文章目录
·
社会企业是非营利的制度创新
YBC 介于公益捐赠和商业营利之间的社会企业模式
1.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
2.YBC 社会企业的运作模式
YBC重建家园创业行动运作过程
1.第一阶段 酝酿灾后重建援助创新模式
2.第二阶段 建立服务站,评审创业项目,确定扶助青年及其导师
3.第三阶段 绵阳YBC地方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
YBC最大化的受益面——社会企业运作模式效果分析
1.创业青年
2.社区
3.企业与企业家
4.政府
YBC重建家园创业行动创新经验分析
1.灾后重建理念与YBC理念的有机结合,构建了YBC网络的凝聚力
2.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资源的整合,形成了YBC资源整合模式的创新
3.公益经营的专业领域——创业带动就业,形成了YBC灾后援助的领域创新
4.规范化、市场化的成熟运作,形成了YBC灾后援助的运作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