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反身与整合视角下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主体性问题的探析——以上海市精神卫生领域为例

作者:
王彦风
出版日期:
2017年6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11271字
所属图书: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 第2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精神疾病现已超出单纯的医学问题和简单的社会事实的范畴,而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作为促进精神障碍人士个体复原和社会回归过程中的新兴重要专业人员之一,其主体性存在也越来越受到医疗卫生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嵌入医疗服务体系之中,极易在医护专业权威极高的情境中失去主体性,而被建构为医疗服务团队的“客体”,甚至会堕入一种“缄默文化”之中。本文以上海市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服务为例,基于反身与整合视角,就其主体性建构方面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呈现和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精神卫生主体性反身与整合

作者简介:

王彦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中级社工师。

文章目录
·引言
·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及其服务现状
上海市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发展面临的困境
  • (一)社会知晓率低,专业权威不足
  • (二)易迷失专业素养,缺乏反身意识
  • (三)专业合作松散,服务持续性不足
专业主体性建构何以可能
  • (一)加强社工宣传,提高社会知晓率和认可度
  • (二)提升专业素养,建构专业反身性
  • (三)整合团队资源,确保服务的持续性
  • (四)积极进行社会倡导,完善相关政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