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论James Scott 高地东南亚新命名——Zomia——的意义与未来

作者:
何翠萍 魏捷兹 黄淑莉
出版日期:
2014年12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7045字
所属图书:
人类学与“历史”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09年 James C. Scott《不被治理的艺术:高地东南亚无国家主义者的历史》(以下简称《不被治理的艺术》)(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An Anarchist History of Upland Southeast AsiaJames C. Scott,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An Anarchist History of Upland Southeast Asia,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9.一书的出版,是亚洲甚至全球人类学、地理学、历史学与政治学界的大事。这本书的问世,为东南亚高地起了一个新名字——Zomia。Scott从国家效应的角度讨论1945年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以前,Zomia如何在低地国家形成与扩张的过程中,相应地自成一个特殊的地理空间范围。Scott所称的Zomia,西起印度以北,东至越南北部,主要包括当前中国云贵高原(包括四川及广西的部分)与高地东南亚的范围(页17,地图2)。Zomia这个名字并非来自Scott,但Scott 所命名为Zomia的范围,却是最具有理论企图的。有关Zomia这个名字的来龙去脉请参考原文注释2。他认为此范围2000年前开始形成(页127~128、140),后来逐渐缩小而零散化。2000年以来,在这个Zomia范围内的人群主要是由一波一波为逃离低地邦国、帝国打造计划——包括各种泰、缅等印度政体与汉的中国政体——的人群所组成的。Scott主要用汉或中国帝国形成历史中向南、西南扩张的研究与材料,支持其认为Zomia形成须考虑至少2000年历史纵深的说法。他认为2000年来中国帝国的发展变化正展现了Zomia形成的空间地理过程(第137~142页)。Scott认为虽然有关于中国向南方、西南扩张的移民史或难民史,在15世纪之前有不少臆测的成分,但有关中国明清南方、西南移民或难民的历史研究,以及泰、缅研究中有关过去国家建立过程征收奴隶人口之数据,却是确切可信的(页x)。Zomia的高地人不是被各种文明计划淘汰的人,也不是社会发展演化的边缘人,而是选择与低地文明中心及国家保持距离而逃往高地的人。他们的农业、社会结构、文化,甚至可能包括他们的无文字状态,都是这个选择的结果。

关键词:

东南亚人类学高地社会国家效应

作者简介:

何翠萍:

魏捷兹:

黄淑莉:

文章目录
·前言
·“高地社会”是一种“国家效应”
·高地东南亚研究的两个模式——Leach(1954)与Scott(2009)
·Zomia政体与政治经济整合的必要性
·结论